《农业环境科学学报》
0 引言
我国作为农业大国,农业的发展影响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。近年来,在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,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,农业环境问题尤为突出。一些地区也相继出台了整改措施,但效果并不理想,农业保护工作很难有效推进。因此,相关农业部门以及环保部门应对具体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,制定有效措施,以确保农业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。
1 农业环境保护措施
1.1 制定法律法规
在开展农业环境保护的工作中,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就是法律法规的设置。我国针对农业环保工作已经颁布过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》以及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》等法律。一些地方部门以法律为依据,制定了相关标准,对农业的生产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,为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提供了保障。
1.2 推广生产技术
生产技术可谓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手段。为达到农作物的快速生产,农民通常大量施肥、使用农药等手段,这不仅会破坏土地环境,而且农产品安全也存在隐患。因此,有效的推广农业生产技术,使用正确、安全的操作方式,可以保证农作物的安全种植以及农业环境的保护。
1.3 设置农产品安全认证
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对食物的质量安全也愈发重视,一些绿色、有机食品受到国民的追捧。因此,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认证工作变得十分重要。经营者对食品安全的把关更加严格,从而提高了经营者对农产品生产环境的重视,以便农业环保工作的展开。
1.4 提供财政补贴
近年来,因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,在农业环保方面予以了经济支持,加强了对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力度,其中,生产生活方面体现在,对农村污水和垃圾的处理以及对畜禽养殖污染为的整治等,自然环境方面体现在,水源地保护、土壤污染的防治等方面,国家都给予了大量资金投入以及密切关注,有利推动农业农村环境的改善[1]。
2 农业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难点
2.1 直接管制乏力
依靠法律法规的强制手段,对农业环保进行强制实行,依然是主要手段。这就需要制定具体的细则标准以及监管执行,对不符合规定的企业或当事人进行相应处罚,才能发挥作用。目前,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及规范,但却存在普及不够的现象,导致绝大部分经营者并不知晓,相关部门也并没有发挥其职能,进行有效宣传和监管。一些农村地区地域分散,农民文化程度低,对于强制执行的方式更加难以展开。
2.2 环保产品发育不足
农产品大部分为可食用产品,由于其特殊性,其质量安全引起大家格外关注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,会直接影响居民的健康,因此,绿色、有机农产品一经出现,便受到了大家广泛认可。但随着市场的逐渐扩大,各类产品涌向市场,其质量安全难以得到保证,居民对食品安全信息难以辨认。所以,对绿色、有机、无公害等产品的辨认至关重要,目前,对此类标识的推广和普及度不够,难以达到消费者的认可,相关的生产规范也未能有效落实。
2.3 技术推广难度大
农业生产技术得不到有效推广。第一,农民在种植农作物时,依旧使用传统施用化肥、喷洒农药等手段,对农业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。但若不使用,又会影响农作的产量,经济收益得不到保证。第二,缺少年轻劳动力,由于农村大量年轻外出务工,导致农业生产趋于老龄化,在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上偏弱,达不到良好的推广效果。第三,农业推广部门自身薄弱,由于推广制度落后以及经费不足等原因,造成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难以进行。第四,一些新技术对环境较小,但存在成本高、操作难等因素,农民接受能力低,在无法保证经济收益的前提在,不愿承担过多风险[2]。
3 农业环境保护措施难点的对策
3.1 落实法律法规标准
我国农村地域相对分散,导致监管难度大、监管成本高等问题的出现,法律法规依然是控制污染的主要方法。首先,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各类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,帮助农民转变惯性思维,提高其环保意识,改变以往的生产方式,自觉加入到环保行列里来。其次,制定合理出发奖惩细则。相关部门明确污染排放标准,并且严格执行监督,以保证法规的有效执行。坚持实行奖惩标准,对于不符合标准的企业监督其进行整改,整改力度不够或依然不达标要立即关停;对于连续表现良好的企业要予以一定奖励,从而达到激励其他企业的效果。最后,建立举报机制。鼓励企业间互相监督,实行有奖举报,若出现虚假举报现象要予以严肃处理。